书堆儿服务号
书堆儿App

新书推荐

作者:[委内瑞拉]阿里亚娜·诺伊曼
打开父亲封存已久的文件盒 追寻一段时间深处的家族秘辛 ———————————————————— ◉一名犹太少年从迷糊错乱到沉静坚毅的人格巨变 ◉一部犹太家族从枝繁叶茂到满目凋零的时代惨剧 ◉一段藏于盖世太保眼前的传奇经历 ◉一曲迷失在纳粹屠刀下的生活、希望与爱恋之歌 ◎透过重重疑团,看美好生活如何被逐渐摧毁 ★2020年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 ★2021年戴顿文学和平奖 ★入围2021年温盖特奖 酷爱侦探游戏的委内瑞拉女孩阿里亚娜敏锐地注意到,父亲汉斯时不时有一些违和与诡异。阿里亚娜知道,这与他的过去有关。尽管阿里亚娜一直在竭力探索他身上的重重谜团,但汉斯对此始终讳莫如深。 几十年以后,阿里亚娜打开汉斯留下的遗物——一盒旧文件,自此,一段让汉斯不堪回首、让阿里亚娜不忍卒读的家族往事逐渐浮出水面…… 本书是一部史诗般的家庭回忆录,也如同一个侦探故事,跨越了近九十年的时间和大洋两岸,不断揭开父亲的人生故事和家族的命运。作者将她的每一个亲人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历史的细微之处揭示我们共通的人性和发人深省的真相。 作者以深情动人的方式讲述了她父亲在大屠杀期间的生活,以较为高明的文学技巧重构了她父亲的一生,其回忆录包含了曲折的情节、大胆的爱以及黑暗时期意想不到的幽默。鉴于众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和生动的细节,作者本可以将她的艰辛研究变成一部历史小说。取而代之的是,她写了一部出色的家庭回忆录,在多个层面上展现了其强大的力量。无疑,关于犹太家庭在纳粹时期幸存下来的记载令人兴奋,但同样重要的是她对回忆、身份和纪念深刻而清晰的研究。
时间停止了
作者:鞠海
1.编绘全彩作战示意图14幅,加入安徽、江西全彩古地图2幅,便于读者直观了解战役涉及的地形、细小地名,满足战争史爱好者的需求。 2. 随书附赠全彩《曾国藩的五次困局》思维导图+曾国藩大事记年表。正文各章配有相应的导图,展示让曾国藩陷入困局的夹缝势力有哪些、这些势力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什么,以及曾国藩受到的影响是什么。此外,还特别定制曾国藩在本次生死局里的典型心态,增加轻松的氛围感。大事记年表不仅涵盖书中所涉的关键事件、人物,更补充与核心事件相关的史实,方便读者把握前后的历史背景,可在阅读正文时对照使用,时间线索更加清晰。 3. 目前以曾国藩为主题的学术研究和通俗著作众多,都将曾国藩置于晚清政治大格局中进行考察,涉及曾国藩与各种势力集团的关系。但关于曾国藩生死经历和态度的研究著作并不多,传记虽也提到曾国藩自杀,但是多以讽刺和调侃为主。 本书却从中国人忌讳的“死亡”作为书写的起点,认为他的两度自杀,五陷生死局的经历值得深挖,因为这些生死经历不仅煎熬着他的肉体和精神,也牵动着其所处时局的各种势力。无论是研究曾国藩个人,还是追溯那段晚清史,五大生死局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4.以曾国藩担任总督前后的视角为核心,厘清曾国藩困局所处的历史夹缝,展示晚清复杂变动的政治生态网络,考察晚清军政史,探究造成曾国藩五次困局的原因。曾国藩的五次困局恰是晚清政局的转折关头,此时的晚清军政系统正面临诸多棘手难题,这是造成曾国藩身处多重夹缝的推手。 夹缝里既有战场的血雨腥风,亦有庙堂上君臣的制衡猜忌,同僚的倾轧,还有挚友的相知相助和族中兄弟的深厚情义。 他就任的两江总督,号称“东南第一要缺”,其历任人选关系着清朝历代的满汉关系、央地关系、南北关系等时局的变化,曾国藩的就任也不例外而,两江总督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却是高危职业,不得善终,夹在多重势力之间,是个烫手山芋。 曾国藩刚一上任总督,就遭遇祁门被困的生死局。其实这不是曾国藩第一次应对生死局,也不是他最后一次。此前有两次:四十四岁,兵败靖港,跳河自裁;九江又败,二度投湖;此后还有两次:五十岁时,兵困祁门,生机渺茫,悬剑帐中,随时自裁;五十六岁,北上剿捻,河遇风暴,险些身溺。五十八岁的他又被调任直隶总督。曾国藩在直督任上,步步小心。六十岁时,天津教案爆发,他又被拽入中外交涉的繁重事务里。 5.通过五个生死困局看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揭示一位晚清督帅如何处理自身与时代、家事与国事、欲望与权力的复杂关系。 从1852年奉旨办理团练,至1872年病逝金陵,短短二十年里,曾国藩先后由兵部左侍郎擢升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看似万人羡慕的高光时刻,于曾国藩而言却也是生命中的至暗时期,因为与殊荣相伴的是生死煎熬。对于他而言,这二十年是一个个焦心难挨的日子,他的精神和肉体都在极限上挣扎。 书中每一个生死局都是一个极端困局,每一个困局里有着多重难题,每一重难题就是一个压力层,被夹在其中的曾国藩,并没有多少选择的空间。 担任总督之前,他率孤军迎敌,不但得不到同僚友军的协助,反而受到君王中枢的猜忌,常陷战阵之危的困局。担任两江总督后,随着权力的增大,他肩上责任和面对的压力陡然增加,不仅要想御敌之策,更要协调各战区的关系,处理复杂的人事纠葛和权力纠缠,常因心绪焦虑而陷入迷茫绝望的困局中。而到了直隶总督后,他又面临处理中外事务的难题,处在“外惭清议,内疚神明”的夹缝中。 6. 展现大变局下一个苦苦支撑的平凡人的命运本质。利用“私领域”史料里较少被使用的情感史、生活史、心灵史资料,对曾国藩的生活细节和情绪波动进行了丰富的特写,充分挖掘其高光时刻背后的至暗人生体验。 他面对绝境时的状态和我们大同小异——也会情绪崩溃,日常失眠,身体报警。曾国藩被外力强推着往前走,走得相当吃力,途中明枪暗箭不断,处处由不得他作主,却要他来为全局挑上这副重担。他时常陷入精神内耗,无助而沮丧,但也只能苦苦支撑,一日一日地熬下去,熬到人事已尽,但凭天命。 7. 这是一本与生活缠斗的心路手记,细细展现一个后世眼中的“大人物”在时代夹缝中如何安顿自己、处理个体的生命焦虑。书里一副对联格外打动人:“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曾国藩是有信念之人,哪怕做事的空间狭窄、逼仄,他也坚守着信念,一日一日地化解困境,“心力交瘁,困知勉行”。 8. 重新挖掘曾国藩留给当下的精神遗产。不是世俗的成功学,而是一套实实在在的日常经验、一种坚定的信念,是中国传统千年文脉培育出的精、气、神—— 任凭局势再动荡,时代再艰难,曾国藩始终能够坚守信念,他生平所有的成长皆在他受挫受辱之时,书里的曾国藩无论在何种险境下,始终保持着有秩序的生活作息,通过秩序感对抗大变动给人带来的慌张感。这套日常经验实在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曾国藩身上不浮躁、务实做事的品质和长线思维,也值得重新审视: 面对困境、绝境:“心力交瘁,困知勉行”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行而不辍,小心安命,埋头任事” 感觉撑不住时,鼓励自己一日一日地熬下去:“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感到迷茫和沮丧时:“步步向前,日日不止,自有到期” 想贪图安乐,敷衍了事时:“天下断无易处之境,人生哪有空闲的光阴”
夹缝中的总督
首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