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堆儿服务号
书堆儿App

新书推荐

作者:曾宪红
《少年鼓王》是一部反映少年儿童成长的小说,故事以男孩阿喜哥和武京京争当地花鼓“少年鼓王”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乡村少年勇于进取、善良纯真、宽容正直的美好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人们热爱乡土、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关心少年儿童成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事发生在沅水流域的沧浪河畔。小说的主人公阿喜哥是一个读初中的孩子,父亲早逝,母亲患病,奶奶多年瘫痪在床,妹妹还年幼,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阿喜哥肩上,因此他早早地成为一个男子汉。阿喜哥诚实善良,阳光进取,喜欢拉二胡、练书法、攻对联,这为他后来竞选“少年鼓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最终,凭借毋庸置疑的实力,他荣获了“少年鼓王”的称号。 小说另一位重要人物武京京,家庭条件优越,天真顽皮,天马行空,也是全村竞选“少年鼓王”的八个孩子中的一个。由于嫉妒阿喜哥的才能和品德,他将阿喜哥视为眼中钉和拦路虎,在生活中不断给阿喜哥制造麻烦。后来,在阿喜哥高尚品格和出色才能的激励下,武京京的思想得以转变,以前的“飞天蜈蚣”变成了奋发进取的少年,并领悟到了生活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两人最终成为好朋友,都走向了成才之路。 作品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走向,是作家对乡村少年精神的一种赞颂,也是对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纯真梦想的孩子的致敬。
少年鼓王
作者:钟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作出的重大创新与部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先机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党中央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围绕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新型生产工具、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三大要素,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等。因此,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工作机制创新,是当前各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和发展的共同必由之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更好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在全球科技日新月异、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本书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中央重大部署及政策举措,从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四个角度全面系统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思路和实践路径,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及时、准确、全面、深入学习和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工作。
新质生产力
作者:叶兆言
相传,金陵璩家花园曾烜赫一时,人丁兴旺,后历经战乱,繁华不再。 20世纪50年代,留洋归国的费教授慕名到此,居住在摇摇欲坠的藏书楼遗址。结庐在人境,怡然自乐,他像遥远的古人一样生活。 1970 年,璩家花园搭起成排的简易棚。中学教师璩民有为费教授四处奔走,讨还薪水。他想挣得一百五十元“辛苦费”,买一台“蝴蝶派”缝纫机,向照顾儿子璩天井的“家庭妇女”李择佳求婚。她在内心,其实很愿意嫁给他。 90年代,樶早一批个体户当街卖起了盐水鸭,璩家花园的有钱人突然多了起来。此时,天井告别了二十年钳工生涯,他开始着手修缮狭小的老屋,筑成温暖的小巢,等待服刑十年的妻子阿四早日回家。 …… 世事如潮过,寻常百姓家。《璩家花园》是作家叶兆言樶新长篇小说,以南京城南一座老宅院,两个家庭,三代人悲欣交集的人生故事为主线,书写共和国七十余载平民史诗。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对外开放、出国潮、下海经商、国企改革、发展经济、棚户区改造……“璩家花园”目睹了主人公天井及一众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的命运起伏,也见证了当代重大历史时刻的轮番登场。 “它是我体量樶大、时间跨度樶长的作品。这部小说中有太多我的记忆,我正在和自己及同代人对话。”叶兆言说,“这本书留给女儿。”
璩家花园
作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读懂中国文化之美,寻索华夏大地五千年美的历程。 对美的追求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之美,流淌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艺术表现与日常生活中。本书由美在精神、美在艺境、美与生活三部分组成,选取引人驻足的13个坐标,图文并茂地呈现中华大地上镌刻的文化与大美。 中国之美,美在品格:国学、礼乐、辞章是绵延千年的底蕴。国学思想博大精深;"文质彬彬”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君子修为;天人合一、中道之美是礼乐文化的核心;辞章在韵律、意象和情感上都营造出独特的审美体验。 中国之美,美在艺境:书法、丹青、纹饰、色彩是中国审美精神的具象呈现。书法是直指人心的艺术,在浓淡疏密的线条中展现出人格襟抱;丹青水墨呈现出形神兼备、平淡天真的意境追求;从故宫纹饰中,可领略文化的延续与承袭;从敦煌壁画中,可窥见独特的色彩美学体系。 中国之美,美在生活:服饰、戏曲、建筑、器物无不体现出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传统服饰华美精致;戏曲艺术源远流长;从屹立千年的木构建筑中,可体悟“宛自天开”的工匠精神;青铜器、陶器、漆器、玉器……丰富多彩的巧美器物,是中国人生活巧思和审美趣味的呈现。 泱泱中华,文明何其博大。在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中,感受弦歌不绝的传承,寻索大美中国的精神源流和蕴藏其间的中国智慧。
中国文化之美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